市民在海南第一年貨展上搶購文昌雞。 南海網(wǎng)記者 秦彥 攝
定安菜包飯。資料圖片
海南齋菜煲。資料圖片
無雞不成年。張杰 攝 ?
春節(jié),是中國人永不改變的期待,當(dāng)成串的大紅燈籠和喜慶的中國結(jié)被張掛起來,琳瑯滿目的年貨被擺起來,人們會心一笑:又要過年了。
海南俗語里有“年怕中秋,月怕十五”,一過八月十五,海南人就開始為春節(jié)忙活了:閹公雞、填肥鴨、做年糕、置年貨、貼對聯(lián)……諸多元素的年貨組合在一起,烘托出海南吉慶祥瑞的過年氣氛———??
又是一年春到來,在浸透著吉祥喜慶的海南國際旅游島,今夕是何“年”?跟隨著馬年新春的腳蹤,海南日報記者帶您探班海南東南西北中不同的地域,挖掘瓊島過年的鄉(xiāng)土腔調(diào)。個中滋味,正是中國年,海南味,鄉(xiāng)土情,還有一股濃濃的懷鄉(xiāng)情節(jié)……
東方既白,朝霞暈染的天空,格外的醉人,人人都在盼望著又一歲新春的到來。
1月18日上午,由南海網(wǎng)承辦的2014海南第一年貨展,在國興大道海航文化廣場拉開了帷幕。上千種年貨映著紅紅火火的喜慶顏色,空氣中溢滿濃濃的年味兒。
正如海南第一年貨展的主題:中國年,海南味。又是一年春到來,在浸透著節(jié)慶歡樂的小島,讓我們陪同它溫柔地懷舊。
年貨,海南民俗中
散發(fā)濃香?
年糕、糯米、水芹、粉絲、腐竹、金桔、糖果、花生、瓜子、雞鴨羊肉……這些看似平常的食品,最頻繁地出現(xiàn)在海南人“做年”的清單里,每一種食品似乎都牽扯著某種難言的情結(jié),讓海南人長久地留存著對它們的記憶。??
海南方言里,過春節(jié)叫“做年”。海南人過年從臘月開始,臘月二十三為“祭灶節(jié)”,把灶王爺送走后,就要打掃房子,這時,每家每戶都要預(yù)備一把新掃把,將屋頂墻壁打掃一番,這稱為“掃塵(陳)”。?
在海南農(nóng)村,掃過了塵的年前幾天,家家戶戶都在忙著浸糯米、磨米漿、做年糕,文昌等地方則是忙于做米花糖、花生糖。到了年三十這天上午,家家戶戶都會貼上春聯(lián)、門神。海南人還喜歡在每個門口掛上一串紅繩子綁著的桔子,桔子要掛偶數(shù),表示出門“大吉大利”。
除夕夜,海口人把這頓年夜飯稱為“吃圍爐”。全家人圍著火爐,爐上架著鍋,家人就圍在旁。雞肉、乳羊,鍋湯滾開,夾著切好的肉菜在湯里氽著吃,味道鮮美。
寓意著新一年開始的這個凌晨,無論老少,都要起床吃“齋飯”(寓意自己清凈潔白,懷念祖先),海南的“齋飯”,正如北方人過年必吃魚(寓意年年有余)一樣,吃的東西都有吉祥寓意,比如,家人做了道清炒茄子,那么茄子在海南話里的寓意是“一年比一年好”;清炒水芹菜,“芹”與“勤”諧音,這道菜祈望著全家在新的一年勤勞致富;長粉絲,寓意過日子細(xì)水長流、黃黃的像金元寶狀的豆腐干,寓意招財進寶……帶著各種美好寓意的年貨,因年俗而更加為人們所衷愛。
海南各地拜年的習(xí)俗不一樣,初一,有的地方不能去別人家里拜年;初二,普遍是外嫁女兒帶丈夫孩子回娘家拜年的日子;初三,一些地方被稱為“赤口”,就是將大年三十特地多煮的干飯、吃的雞、鴨頭鴨腳用油爆鍋炒炒再吃,以表示去年有東西余到今年,也表示年已過去。這期間,訪親問友拜年的禮品,一般是柑桔或禮品中夾桔子葉,以示“今年將大吉大利”。
海南多樣的年俗形態(tài),在各地以不同方式演繹著。在漁鎮(zhèn)臨高新盈,漁民過年會唱起風(fēng)情“哩哩美”;在陵水新港,疍家人會在船上唱起“咸水歌”;在黎村苗寨,山味十足的糯米酒飄漫大山;在島東鄉(xiāng)村,時興“綁戲”、“放燈”;在興隆僑鄉(xiāng),人們做著特色小糕點迎新年。
解放前,海南人過年的時間較長,究其原因,主要是商店為私營,員工不少是從外地來打工的,趕上一年一度回鄉(xiāng),沒有店員幫忙干脆就放假的時間長些。
在上世紀(jì)50年代商品較為短缺時期,年貨也跟著短缺,那時人們的消費中,“憑票”、“排隊”是熱門詞,過年時買年貨更要排隊,很多經(jīng)歷過那個時期的老人曾回憶說,那時要想吃頓稍好的年夜飯,必須“身體好、有耐心、早起床”。比如,買條帶魚,沒有半天時間排隊根本買不回,而且也只能按一個人半斤的量供應(yīng)。
歲月變遷
年貨置辦日新月異
海南東西南北民俗相異,置辦的年貨也各不相同。在文昌過年,各家各戶總少不了一樣?xùn)|西———糖貢。文昌的糖貢是過年待客佳品,又是拜年常帶的禮品。在陵水過年,陵水人愛吃檳榔,檳榔在他們心中含義特殊,為此,陵水人家家戶戶都會準(zhǔn)備許多檳榔。將其切成四瓣,然后再配蔞葉,而疍家人過年,除了殺雞喝酒,還少不了馬鮫魚,按疍家習(xí)俗,吃馬鮫魚,年年有余;做馬鮫魚丸,圓圓滿滿。
上世紀(jì)六七十年代,平日里粗糧細(xì)做,難見葷腥,除夕夜的肉顯得分外香。春節(jié)里糊個紙燈籠,做個小風(fēng)車,這能讓小孩子們高興一年。推開老百姓的家門,每張餐桌上的菜肴、每個房間的家具、人們的穿戴都甚為相似。到了1980年代,新年餐桌上的飯菜日漸豐富起來,開始是定量供應(yīng)的品種增加,接著是集貿(mào)市場恢復(fù),再接著,年飯票證淡出了菜市場,平時想吃什么,到市場上可以買到。市場上風(fēng)行一時的暖瓶、臉盆、枕巾、臺布等,到1980年代少人問津,反而是明信片、賀年卡、掛歷等流行了起來。
而到了1990年代,老百姓生活安穩(wěn)了,收入不斷提高,過年算是比較“敢”花錢的了,不少家庭都趁著新年換了彩電、冰箱、洗衣機,添置新家具等也納入了年貨采購的范圍,送禮也有煙酒,給孩子們的壓歲錢一下子變成了50元、100元。年貨,有了更豐富的意味。
如今,越來越多人喜歡在酒店吃年夜飯,人們買東西也不再是一次買大堆的年貨,而是分次購買。觀念變遷,年貨對不少人來講,反而是讓人“清心寡欲”的一種東西了。煙酒肉菜、家用電器不新鮮了,高檔數(shù)碼、電子產(chǎn)品又走上舞臺,成為年貨的主力軍。
辦年貨的歷史中,一個無形的犒勞自己的方式近年來皆為流行,那就是外出旅游過年。不少海南年輕的白領(lǐng)們說,帶著家人外出旅游過年,甚至專門找?guī)н^年項目的新馬泰國外游,才不會浪費這個難得的大長假。
馬年新春
呈現(xiàn)樸素的喜慶
馬年的年貨市場究竟什么樣,走訪中,一股崇尚節(jié)儉的樸素味道迎面而來。
在國家嚴(yán)控“三公消費”的大前提之下,目前雖然正值傳統(tǒng)酒類煙草的消費旺季,高端白酒、香煙今年的銷量不盡如人意。臨近春節(jié),??跂|門市場海味行的一位老板告訴記者,今年高價海鮮銷量走低。
而同樣的,當(dāng)走進各大超市商場,長長的年貨貨架前,紅酒、餅干、茶點等節(jié)日禮盒悄然“瘦身”,各類禮盒的價位多集中在五六十元左右,相當(dāng)“親民”。記者在家樂福、大潤發(fā)等賣場看到,部分較受消費者喜歡的酒品禮盒的售價多在50元至60元之間。紅酒禮盒最貴的標(biāo)價也就200多元,卻內(nèi)裝四瓶酒,而往年,廠家習(xí)慣搭售的生肖擺件等各種贈品,今年在酒水禮盒內(nèi)完全找不到,禮盒材質(zhì)也以硬紙盒居多。儉以養(yǎng)德,惜而修國。節(jié)儉新風(fēng)帶來的變化讓人欣喜。
如今,網(wǎng)購年貨也早不是什么新鮮事。比起實體店,網(wǎng)絡(luò)購置年貨在省時省力的同時,年貨品種和價格挑選也多。打開網(wǎng)頁,年貨的外延已被精明的電商一一放大。糧油、肉菜、3C產(chǎn)品、母嬰產(chǎn)品、服裝鞋帽、首飾珠寶,甚至圖書音像,幾乎所有能網(wǎng)購的產(chǎn)品都成了年貨。各電商平臺年貨大戰(zhàn)的氣氛濃厚。隨意打開一家電商的,幾乎都能看到年貨促銷鏈接被放在頁面最醒目的位置。
年,不論時代如何變遷,人們都愿意一往情深地將它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