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從2010年起就盛傳的華夏基金總經理范勇宏、副總經理王亞偉要辭職的消息終于在五一假期間隙得到確認。范王組合一直被譽為“黃金搭檔”,華夏基金的公募基金資產能一直穩(wěn)居全行業(yè)首位,他們功不可沒。如今他們雙雙離職,對華夏基金來說,無異晴天霹靂,甚或震蕩整個基金業(yè)。而他們離開后,又該拿什么拯救華夏基金?
既然范王位居華夏基金高層,薪酬待遇自然豐厚,為什么他們會雙雙辭職?事實上,拋卻基金制度因素,華夏基金管理層與大股東中信證券不睦已久。人事斗爭、財權紛爭恐怕才是范王離開的真正原因。那么,作為大股東又該如何維護管理層?
人事斗爭:一場暗戰(zhàn)的結局?
2012年初,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總經理就說道,“股東和管理層如此不和,今年華夏基金一定會有大變動?!眱H過數(shù)月,華夏基金果真物是人非。業(yè)界普遍認為,王亞偉辭職的原因是因為范勇宏。而范勇宏離開的原因則與大股東中信證券有關。
范勇宏早前曾表示,“我們只有建立以人為核心而不是以股本為核心的治理結構,基金行業(yè)才能長久健康發(fā)展?!倍壳皣鴥然鸸驹谥卫斫Y構中恰恰存在制度缺陷,股東與管理層之間不能形成有效制衡。如果不能順應股東,無論你多優(yōu)秀、干得多好,都只能選擇走人。股東與管理層之間波濤洶涌般的明爭暗斗也造成人才不斷流失。
實際上,自中信證券入主華夏基金后,范勇宏與中信證券董事長王東明之間的矛盾就開始顯山露水。2004-2007年券商綜合治理時期,中信證券與北京市政府、中國建銀投資合作重組華夏證券。2007年3月,北京市國資委宣布放棄外資的高價競購,而將所持有的40.725%華夏基金股權低價轉讓給中信證券,以此作為中信證券將注冊地點由深圳遷回北京的條件之一。有趣的是,后來中信證券在落地北京僅短短三個月后又將注冊地遷回深圳。在中信證券完成對華夏基金的全部股權收購后,他們之間的矛盾也就變得公開化。
中信證券每年一次的年會上,范勇宏從未露面,而代表其參會的華夏基金數(shù)位副總經理常常備冷落。據傳,中信證券高管們也只是希望“華夏基金能為我們賺錢”。在雙方矛盾近乎達至“白熾化”的狀態(tài)下,怎么不引起人事震蕩?怎么不引起基金人才紛紛出走?而這背后,則是大股東對管理層過于施壓,維護不足。
財權斗爭:股東施壓要利潤
近幾年來,基金行業(yè)盈利普遍不盡人意,華夏基金雖為行業(yè)之首,但難免被波及。2008年至2010年間,華夏獲得的凈利潤分別只有12.24億元、11.08億元、10.06億元。從數(shù)據中可以看出,華夏基金連續(xù)三年來凈利潤一直在下滑。2011年,華夏基金的凈利潤只有6.67億元,已少賺33.7%。
但中信證券依然非??春萌A夏基金,從其公告中可以看到,中信證券預計華夏2011年、2012年利潤總額分別為15.98億元、18.77億元,而2010年華夏利潤僅為13.09億元,兩年的增長率分別為22.10%和17.43%,尚未達至其規(guī)定的目標,這種情況下,股東必然會向管理層施壓謀求利潤分配。
數(shù)據顯示,華夏基金2010年為中信證券貢獻現(xiàn)金紅利高達11.52億元,占中信證券全年凈利潤113億元的比例超過10%,而中信證券也將毫無懸念地成為所有60家基金公司中最賺錢的股東。但截止2010年12月31日,華夏基金營業(yè)收入為34.08億元,凈利潤僅為10.06億元,也就是說華夏基金今年給中信證券的現(xiàn)金分紅已超過其全年凈利潤。
在近乎入不敷出的情況下,大股東還向華夏基金施壓,也無怪乎華夏基金只好以給員工降薪來應對。2012年,華夏基金全體職工減薪15%-20%,高管降薪幅度甚至達到20%。
華夏基金的這次降薪行為甚至在整個行業(yè)內引起震動,金融業(yè)雖然是中國目前最賺錢的行業(yè)之一,但也沒有員工希望自己在辛苦工作幾年后,薪水不增反降,更不希望股東眼里只有利潤,而沒有對公司、對員工的維護。中信證券只一味施壓、不免不近人情,也很難留住人才。
大股東讓位:公司才能賺得盆缽滿貫
其實,若股東和管理層和睦相處,對公司、對股東無疑將大有裨益。以美的為例,2009年,美的電器公司創(chuàng)始人、實際掌控人何享健離職后,將美的交予職業(yè)經理人團隊,完善了對公司的治理。
現(xiàn)在美的電器的管理團隊非常專業(yè),甚至在暫停股權激勵計劃后,公司的高管人員至今還沒有人持有公司股份,而相較之下,高管人員的年薪卻是上市家電企業(yè)中最高的。
與此同時,美的電器的業(yè)績也沒有讓人失望,自2008年業(yè)績下滑15.42%后,2009年和2010年,業(yè)績連續(xù)兩年增長,且增幅都超過了65%。從1993年上市至今,美的成功保持了年年盈利、年年分紅的記錄,累計分紅金額達到52億元,其中現(xiàn)金分紅達25億元。這個數(shù)字令人驚訝,自然也令大股東眉開眼笑。
內訌不斷:股東將痛失“搖錢樹”
而與此相反的是真功夫大股東與管理層內訌,家族爭斗不斷升級也導致其上市之路困難重重。
2009年,蔡達標、潘敏峰兩大家族股東的內訌升級,就是因為在收購福記食品過程中股東利益分配出現(xiàn)糾紛。而2010年7月曝出的“問題排骨”事件,也體現(xiàn)了公司內部利害關系紛繁復雜。面對公眾質疑,真功夫也沒有停止虹信和儉美供貨商的供應資格,就是因為這兩家供貨商的背后站著某些大股東。
股東的利益糾纏甚至影響公司的產品質量,若不盡早這種家族式的管理模式,恐怕其很難真正走上現(xiàn)代企業(yè)的發(fā)展之路。正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股東眼里若只有“會賺錢的公司”,而沒有對公司管理層的維護,對人才的激勵,也很難培育出長久的“搖錢樹”。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lián)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诰W http://hanxinmy.cn [來源: 中國經濟網] [作者:遲月] [編輯:聶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