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海邊,在漁沖里等待海水退潮的漁民。 海南日報記者 宋國強 攝
能唱潮水歌的何文現(xiàn)。 海南日報記者 易宗平 攝
潮起西岸,時空回響,綿延不絕。
儋州市、洋浦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沿海的漁民們,在上千年的探索和積累中,蘊藏著豐富多彩的捕撈文化。
那口口相傳的“潮水歌”,是古代漁民根據(jù)長期的捕撈經(jīng)驗編成的歌訣,能預測海水漲潮落潮的時段。
那布滿海岸的漁“沖”,是用石頭圍成的攔水壩,漲潮時海水漫過水壩,退潮后不少魚蝦則被攔在了水壩里。
有道是,“高手在民間”,無論歲月如何變遷,漁民們都會以智慧創(chuàng)造不老的傳奇。
北部灣漁民用潮水歌導航
陣陣波濤激蕩著大堤,海岸上的森林隨著海風婆娑,頗有“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氣魄。步入儋州市木棠鎮(zhèn)神沖村,觸目可及,一棵棵合圍粗的大樹,將村莊掩映于“鳥鳴山更幽”的意境中。
村如其名。神沖村,這個美麗而古老的漁村,也有幾分神秘。
年逾八旬的村民何文現(xiàn),年輕時是神沖村的能人,既有豐富的出海經(jīng)歷,又是村里祭典的主持人。與記者聊天時,他自豪地說:“咱們神沖村里,也有像海南東部、南部‘更路簿’那樣的‘潮水簿’。我們以前駕著帆船出海捕魚前,根據(jù)‘潮水簿’就可以推算海水漲潮落潮的時間。”
什么是“潮水簿”?何文現(xiàn)介紹,也不知從哪朝哪代開始,北部灣沿海的漁民們經(jīng)過無數(shù)次出海捕撈的實踐,逐漸掌握了每個月大海漲潮落潮的規(guī)律。為了便于傳承記憶,漁民們按照民間慣用的天干地支計時法,以十二生肖所代表各種動物的習性,編成朗朗上口的歌訣,因此“潮水簿”又稱“潮水歌”或“潮期歌”。
盡管村里已找不出紙質(zhì)的“潮水簿”,但何文現(xiàn)隨口就能背誦出一組“潮水歌”:“正月寅,寅屬虎,虎嘯初七二十一;二月卯,卯屬兔,兔行四更十九州……”他解釋道,農(nóng)歷正月初七、二十一,就是潮期;農(nóng)歷二月初四和十九,也是潮期。每逢潮期,一般會漲潮。出海避開潮期,就能確保安全航行。
說起出海捕魚的往事,何文現(xiàn)仿佛回到了年輕的時光,臉上洋溢著興奮的神采。當年,他與村里其他壯年男子一道,一邊搖著櫓,一邊唱著“潮水歌”。櫓聲、濤聲、歌聲,匯成粗獷而豪邁的旋律,響徹海天之間。
(編輯:王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