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交流30年)再訪福建東山“寡婦村”:用“悲劇的力量”感召世人
中新社福建東山12月16日電 題:再訪福建東山“寡婦村”:用“悲劇的力量”感召世人
中新社記者 張金川
“一場人間浩劫,制造了‘寡婦村’的悲劇典型。這是世上罕見的感情重創(chuàng),深深烙進了幾代人的心靈?!痹诟=ㄊ|山縣銅缽村的“寡婦村”展覽館,一樓序廳正中央的黑色花崗巖上刻寫著該館的序言。
1950年5月10日,國民黨軍隊在撤出大陸時,從東山島擄走4700多名壯丁,其中僅200多戶的銅缽村就被擄去147人。這給原本安靜的小漁村留下了91個“守活寡”的女人。
“寡婦村”展覽館館長黃鎮(zhèn)國講解“寡婦村”這些夫妻悲歡離合的故事。 張金川 攝“妻在海峽西,夫在海峽東,日日盼夫不見夫,共望海峽水?!边@曲曾經(jīng)在東山民間流傳一時的歌謠,述說了兩岸幾十年封鎖隔絕中多少分離夫妻的凄楚。有著“海峽鴻雁”之稱的“寡婦村”展覽館館長黃鎮(zhèn)國,見證了這些夫妻的悲歡離合和1987年兩岸開放探親帶來的變遷。
“開放之前,我代筆的書信主要是談感情;開放后,歷經(jīng)了辦手續(xù)、解矛盾兩個階段,后來越寫越少。”從上世紀60年代給堂嫂代筆開始,黃鎮(zhèn)國漸漸成了村中寄往臺灣書信的代筆人,“堂嫂說了兩句就哭了,我從她眼淚中就知道信該怎么寫了”。
“寡婦村”展覽館。 張金川 攝黃鎮(zhèn)國出生的1950年,他的堂哥黃亞慶也被抓去臺。從此,他的堂嫂沈錦菊,和村里許多失去丈夫的婦人們,開始了“守活寡”、盼親人的痛苦生涯。
黃鎮(zhèn)國告訴中新社記者,1963年,銅缽村人收到第一封輾轉而來的臺灣來信。此后,去臺人員的親屬們紛紛試探著想給對岸生死未卜的親人寫信聯(lián)絡。
當時,兩岸通信頗費周折:臺胞把信寄到新加坡、美國、泰國等地,由當?shù)厥招湃送ㄟ^民間批信局,整合一批信件,經(jīng)由客船寄到汕頭等口岸,再送到東山;當?shù)孛耖g批信局的工作人員再到銅缽村,挨家挨戶分發(fā)。有時,一封信要輾轉數(shù)月才能到達收信人手里。黃鎮(zhèn)國代筆寫回信后,書信又開始了繞道回臺灣的另一番“奔波”。
“寡婦村”展覽館展示的圖片資料。 張金川 攝在上世紀90年代的臺胞回鄉(xiāng)大潮中,黃亞慶回銅缽村探親,從此來來往往海峽兩岸間。最后,年紀大了,老人定居銅缽村,享受天倫之樂。
歲月無情,帶走了村中許多老人。銅缽村中,當年的91個婦人,目前只剩下3人;定居銅缽村的19個臺胞中,如今都已過世;留在臺灣的那批老臺胞,也只剩下四五人。
黃鎮(zhèn)國記得,1984年,在兩岸封鎖隔絕還沒改變的情況下,黃文克老人輾轉多處回到銅缽村老家,成了村里首個去臺回鄉(xiāng)者;1987年12月10日,這一天,8名當年的“壯丁”回到了銅缽村。
黃鎮(zhèn)國說,他義務為周邊鄉(xiāng)親們代寫了800多封寄往臺灣的書信,尤其難忘的,是與黃建忠的通信?!八赣H得病快去世了,讓我到她床前替她寫信。她希望兒子以后記得帶兒孫回來,到她墳前看看她”,黃鎮(zhèn)國說,“我代寫完,把信念給老人聽,自己邊念邊流淚。”
“寡婦村”展覽館館長黃鎮(zhèn)國講解“寡婦村”這些夫妻悲歡離合的故事。 張金川 攝但是,黃建忠一直沒回來。直到1999年中秋節(jié)前,收到黃建忠來信后,黃鎮(zhèn)國復信一首詩:歲月無情幾度秋,月圓人缺何時休?世態(tài)風云驚多變,趁峽浪平好行舟。
“我的意思是,兩岸隔絕幾十年,一開始書信都沒法往來,現(xiàn)在機遇這么好,怎么還不回家呢?”黃鎮(zhèn)國說,“后來黃建忠回村一見我就說,兄弟啊,我被你那首詩給追回來了。”
兩岸交流30年,“寡婦村”漸漸走入歷史。在黃鎮(zhèn)國看來,銅缽村是海峽兩岸分離的“重災區(qū)”,現(xiàn)在有責任用“悲劇的力量”去感召世人,這就是“寡婦村”展覽館的作用。
“前半輩子,我?guī)腿舜鷷?,搭建家與家之間的聯(lián)系;現(xiàn)在,要用事實證明兩岸不可分割?!秉S鎮(zhèn)國表示,希望悲劇不重演,希望兩岸交流不再有阻隔。(完)
?
相關鏈接:
擦亮“清新福建”這塊“綠”字招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wǎng)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