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縣村東,機(jī)站將清亮的昌化江水抽上高地灌溉。 何以端 攝
惠民“崔公河”始末
此后,北支下游雖仍通海,卻只有一條小小的靛村河淡水進(jìn)入,壓不住咸潮,久之連井水都是咸的。瓊西苦旱,原有耕地缺乏淡水紛紛荒蕪,居民日常生活都大成問題。
一代人之后,千戶指揮官崔瀛慨然率軍民開鑿一條約四里長的人工河,以引昌化江淡水。于是,崔公河問世了——
崔公河在縣治南五里。城池瀕海,井水鹵澀,城中人民苦于飲汲。嘉靖八年(1529年),海南衛(wèi)指揮崔灜署所事,乃率軍民自城南五里開拓,接大江之許(滸),導(dǎo)其順流而西,繞城達(dá)烏坭港出海。軍民至今利于灌汲,名曰崔公河。(萬歷《瓊州府志》)
從地圖上看,崔公河南端引水口,必在今楊柳村與旦場村之間的河道彎曲處,自南向北略偏東(方志稱“導(dǎo)其順流而西”,方向也錯)將江水引入北支下游。由此以淡壓咸,大大改善了烏坭港水道的水質(zhì),足供汲飲及灌溉。
此后大概到清初,南支的湮塞再被洪水陸續(xù)沖開,與三家港水道形成雙龍出海的新格局。但當(dāng)代南支老水道無論江面深、寬與流量,都不如三家港水道。
方志對南支重開并無記載,僅可看到若干蛛絲馬跡。例如康熙《昌化縣志》卷一“海港”載三家港:“蛋(疍)場港,今淺;南港,即三家港,今淺”。雖然正德《瓊臺志》已有“南港,俱沙淺”之載,但未注明即是三家港。不同年代的地名、港名,不知不覺間會有微妙變更,從中可能間接反映了南支流重開導(dǎo)致三家港變淺。
道光《廣東通志》稱“南江西流,經(jīng)赤坎村南(應(yīng)為西)出,會潮成港,名南崖江”,沒提三家港,似乎在描述南江故道。光緒《昌化縣志》照引用,而且南港、三家港位置已經(jīng)不知所謂:“南港,即三家港,在城西南四十五里,納南江水”,這反映三家港湮廢年久,連縣志都不明位置了。
隨著南江復(fù)暢,三家港水被分薄,崔公河的引淡就日益困難,最終淤塞廢棄,清中期以后,同樣連位置都模糊了。這從赤坎渡口可見端倪:
赤坎河渡,即崔公河渡。在城東南,原有渡船一只,年久朽壞。道光十六年……設(shè)渡夫二名。(光緒《昌化縣志》)
赤坎村在南江南岸,赤坎河渡顯然是豐水期的南江船渡,與崔公河至少隔了五六里?!凹创薰佣伞?,說明設(shè)渡之時(大概乾嘉之間,康熙縣志未載此渡)本地人已不知崔公河位置,僅出于追慕先賢而名之;再往后,還有誤會崔公河是紀(jì)念南宋名臣崔與之的。
晚清咸同間,昌化縣在靛村河口北岸斷斷續(xù)續(xù)地修筑新縣城(今新城村),因?yàn)榈^有保障,至光緒間短暫將治署遷入。這是縣治擺脫咸鹵之苦的最后努力,終因新城綜合條件太差,此次遷治還是失敗了。
一旦修筑新城,說明崔公河已成為歷史。
(編輯:陳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