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國教科書》之新國文。
1917年1月,胡適在《新青年》雜志發(fā)表了《文學改良芻議》,首次公開提倡白話文,得出“白話文學之為中國文學之正宗,又為將來文學之利器,可斷言也”的結論。
我手寫我口,我筆寫我心。一個世紀前的這場白話文運動,于當時正處于轉型中的中國而言,如一場振聾發(fā)聵的吶喊,成為五四運動的先聲。
百年之后回眸,白話文運動的出現(xiàn),不僅激發(fā)了人們自由表達思想的熱情,也讓后人有了“言文一致”的語言工具;更值得一提的是,這場轟轟烈烈的平民運動,如激活現(xiàn)代平民教育的一束光,使文化普及和傳播的手段變得更加尖利,讓更多的平民百姓被普及教育。
《共和國教科書》之新國文。
白話文運動廣開民智
就在《文學改良芻議》發(fā)表的同年,民主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成立“國語研究會”,圍繞國語標準音問題引發(fā)大范圍探討。
1918年1月《新青年》開始刊發(fā)白話文文章,次年,五四運動爆發(fā),白話文運動進入高潮。據史料記載,一年之內,全國上下白話文報至少出了400多種。
至1920年,教育部訓令“國民學校一二年級,先改國文為語文體,以期收言文一致之效”,至此,白話文確立了在教育制度上的地位。
教育興,則國運盛。這一時期,在海南各地也掀起一股辦學熱潮,在校內大力提倡和推廣白話文。
記者翻閱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編寫的《王文明傳》一書中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細節(jié):1921年左右,瓊崖革命先驅王文明被當時瓊東縣(今瓊海嘉積)民選縣長王大鵬任命為雙廟小學校長,其與鄉(xiāng)間一位老者有著這樣一段對話——
老者:“《四書》《五經》,古來國學,先生卻教白話文,豈不愧對先賢?”王文明:“只有廣開民智,才能讓中華文化大放光彩,老先生理當釋懷。”王文明見老者還在嘀嘀咕語,當即從學生作文本堆中抽出一本學生盧茂煥寫的作文:“我家住在樂會縣的博鰲,家里兄弟姐妹八人,光靠父親捕魚過日子,生活很窮。家里能送我來讀書,實在不易,我要分外珍惜這個機會……”老者讀完,不禁連連稱贊文章“文辭通達、文辭通達。校長果然高才,果是高才?!?/p>
從此番對話不難窺見,白話文推廣在當時已成風向,其日后對當時推行平民教育之動力不可估量。
“白話文運動,其落腳點是使思想文化教育更接近大眾,最大的特點是一場平民運動。”海南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張興吉表示,蘊藏在白話文運動背后的最大目的是,為現(xiàn)代中國尋找和確立一種國語,一種適合普及的國民教育和學校教育的語言工具。
(編輯:王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