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法明 畫
2月15日,作為復旦大學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驗的一部分,2014年復旦水平測試在蘇浙滬三地同時開考,約9000名考生參加筆試。這一俗稱“千分考”的復旦水平測試始于2006年,因其卷面滿分為1000分而被稱為“千分考”,而明年將被高中學業(yè)水平測試取代。
高校自主招生陸續(xù)開始。3月1日,“北約”“華約”和“卓越聯(lián)盟”的筆試將同日舉行。學生“趕場”依舊,不過一個重要變化是多所高??荚嚩肌笆萆怼绷?。
自主招生走過十年路程,并未實現(xiàn)既要篩選優(yōu)秀人才又要減壓減負的初衷,反而有“小高考”之嫌。在多重壓力下,自主招生得招生方式不得不迎來再次變革,如今處于嬗變之中,但前景如何,還有待觀察。
學生的負擔與應試成本有增無減
時下,社會上針對自主招生的培訓班應運而生,培訓費從幾千元到上萬元不等。有培訓機構還打著“出題老師參與授課”的招牌吸引考生。
據(jù)了解,北京一些示范校,班里有60%的學生都參加了自主招生考前培訓,有的甚至在高二就開始準備。“原來只要準備一場高考,現(xiàn)在還要準備若干場‘小高考’,為了應付本月內(nèi)高校舉行的多場自主招生,不少同學都逃課了?!北本┮凰咧械囊晃桓呷嘀魅胃嬖V記者。
據(jù)北京海淀區(qū)某示范中學陳老師反映,由于名校自主招生考題沒有可參考的范圍,讓中學教學也有點無所適從,不得不針對各類高校自主招生考試給學生補習一些大綱外的東西,老師既要抓高考復習,又要研究自主招生考題,學生也是兩項復習同時進行,任務確實挺重。
名校為了搶奪生源,紛紛扎堆進行考試,經(jīng)常在同一天展開“生源爭奪戰(zhàn)”。北大聯(lián)考筆試分為上、下午兩場,清華聯(lián)考從上午8點半一直考到晚上8點。由于各??荚嚂r間相對集中,整整一天的考試也讓有意趕場的考生分身乏術。
參加過自主招生考試的部分學生在論壇中表示,大學自主招生考題有不同側重點,有的對數(shù)理化要求高,有的要求學生博覽群書,但是,無論是自己還是家長,總希望抓住更多機會進入名校,所以報考了多所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試。不少學生抱怨說:“每一場考試都很重要,但差異很大,我們在復習時需要不停地‘調頻道’,真的好累!”
考試模式有待改變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熊丙奇指出,將自主招生時間安排在高考之前,會有一些弊端:首先,會與期末考試相沖突;其次,共性與個性測試時間的顛倒,必然有悖自主招生原則。事實上,西方國家以及中國香港地區(qū)在內(nèi)的自主招生考試,通常是先“共性測試”,再“個性測試”。而我們的自主招生卻在顛倒這一模式,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小高考”;由于考試難度不斷加強,必然增加學生的焦慮感。
對于應當建立何種自主招生模式的問題,熊丙奇認為:“高考成績出來后,可以劃定高校的分數(shù)線,學生提出申請,高校可根據(jù)高中成績再進行個性測試,以便進入一個多元化測試體系?!毙鼙嬲f,建立先“共性測試”再“個性測試”的模式,最能折射高校個性。
“目前,自主招生規(guī)模逐步擴大,2008年國內(nèi)自主招生高校已達80所,不少高校自主招生比例已超過5%?!毙鼙嬷赋?,這幾年的自主招生的公信力每況愈下。一方面社會對自主招生模式不太認同,此外,自主招生也并未實現(xiàn)高考改革的初衷。素質教育的目的是逐步減輕學生負擔,而如今隨著定位不清晰的自主招生制度的逐步推進,學生壓力不降反而加重,因而應從根源尋找問題。
按照目前情況來看,把自主招生考試放到高考后進行不會有什么問題,唯一的問題是高校愿不愿意放棄權利,這才是真正的難題。若我們?nèi)匝赜矛F(xiàn)今高考模式,高校之間各自為政地搶生源,帶給學生的必將還是繼續(xù)經(jīng)受“折磨”。
探索中的“怎么考”
自主招生考試一直在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完善,明年,“廣撒網(wǎng)”的“趕考”格局有望逐步打破。復旦大學宣布,從2015年起,該校在上海的自主招生筆試將被高中學業(yè)水平測試代替。
“我們認為,用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替代‘復旦水平測試’成績的條件已經(jīng)成熟?!睆偷┐髮W招辦負責人丁光宏說。事實上,上海其他高校今年的自主招生筆試也可能是最后一次。
丁光宏認為,現(xiàn)在各省市推行的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是全科類的,涵蓋了所有的高中課程。在絕大多數(shù)省份,學業(yè)水平考試將是以整個省為單位的國家級考試,是一個由政府出面組織,統(tǒng)一命題,統(tǒng)一組織考試,統(tǒng)一閱卷,統(tǒng)一登分,統(tǒng)一向社會發(fā)布的比較標準化的、科學嚴謹?shù)目荚??!坝瑟毩C構來組織考試,對大學而言就是招考分離?!倍」夂陱娬{,這一改變意義深遠。
教育部副部長劉利民日前表示,今后的考試主要考查學生高中學業(yè)完成情況,將分別采用合格和等級方式來呈現(xiàn)考試成績。學生也將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志向和優(yōu)勢,自主選擇部分等級性考試科目來參加考試,每一門課程學完即考,“一門一清”,避免畢業(yè)時“一次考三年”的壓力。
多位學者認為,從單一的高考三天、一個高考總分,到考察學生高中學習的三年,這一“考三天”到“看三年”的變化,透露了中國教育未來選拔人才的方向。學業(yè)水平考試幾乎每學年都有,每門課都有考試,這也向社會傳遞了一個信息:大學需要的人才應該是完整、充分地掌握了高中學業(yè)要求的知識的人才,而不是高考考幾門就只學幾門的應試教育痕跡很深的學生。
一些大學已經(jīng)在自主選拔錄取改革中進行不同的嘗試。2014年,復旦大學就在自主招生中首次引入“體驗營”模式,讓優(yōu)秀中學生到復旦校園里參觀訪問,與名家教授溝通交流,讓他們更多地了解復旦。同時,老師們也有更多的機會了解這些學生,便于全面考察、綜合評判,選拔有學科特長、學術潛質的優(yōu)秀學生。
“必須意識到,我國高考制度的核心問題是按計劃集中錄取,如果集中錄取制度不變,基礎教育的應試教育格局就無法打破,科目調整、計分方式調整,哪怕有的科目多次考,都是換湯不換藥。只有打破集中錄取制度,推進考試招生分離,才能扭轉考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才學什么的局面??荚囌猩蛛x,才是高考改革的靈魂?!毙鼙嬲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