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民辦“小升初”招生出現(xiàn)“餐巾紙測試”鼓掌
海口網(wǎng)5月20日消息(記者余靖靜)“小升初”時,民辦學校只看成績來“掐尖”招生,歷來為人所詬病。不過在2013年的杭州民辦初中招生中,一所初中采用了“餐巾紙測試”,考察學生的行為習慣,引發(fā)了社會熱議。
杭州9所民辦初中18日舉行“面談”。建蘭中學的“自我介紹”環(huán)節(jié),一張餐巾紙被放置在教室中學生走向老師的必經(jīng)之地。學校的目的在于考察學生是否會彎腰拾起。面談的240名學生中,有8名學生注意到了這個細節(jié),通過率為3%。
“餐巾紙測試”的細節(jié)或許有待完善——部分家長認為,生活中所遇到的餐巾紙上可能包裹鼻涕或痰,為健康計,不宜隨手拾撿,建議學校在一旁放置畚箕、掃帚——不過民辦初中的招生方式,能從單純考察學生的學習成績,轉(zhuǎn)向注意孩子的生活細節(jié),看他們“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這一變化令人贊賞。
眾所周知,不同于公辦初中的按學區(qū)招生,民辦初中有招生自主權(quán)。由于民辦學校的升學率直接決定了其口碑乃至生源質(zhì)量,這些學校在招生時自然最大程度地傾向選拔成績優(yōu)秀的孩子。也正是這種“掐尖”招生法,導致小學階段孩子的壓力大大增加,多年來“奧數(shù)”、排名等屢禁不止,教育部門再大力度推行“減負”,家長照樣送孩子去校外培訓機構(gòu)。
招生考試的內(nèi)容,向來是孩子學習、家長跟跑的“風向標”。社會大環(huán)境一時難改“唯分數(shù)論”的評價標準,但有責任心的教育工作者可以在小環(huán)境中慎用招生自主權(quán),探索學習成績之外的多維人才評價。如此,我們的孩子才不至于在義務(wù)教育階段就為過度學習負擔所累,喪失少年兒童應(yīng)有的對生活的熱情與體驗。
?
?
相關(guān)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