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局部)
自2008年起,清明節(jié)與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一樣成為國家法定假日后,也成了一年中重要的“小長假”。清明節(jié)由來已久,中國古人歷來很重視清明節(jié),那么在古代清明節(jié)人們放假幾天?又是怎么過的?
“漢官五日一假洗沐也”
漢代清明節(jié)尚未成為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
要說清明節(jié),得先說古代中國的休假制度。
在古代中國,是沒有“星期天”概念的,但休息日一直存在。而且,中國古人享受休假的歷史還比較早,至遲在秦漢時期已有一套相對成熟的休假制度。不同的是,古代只能休息1天,而且叫法也不一樣,現(xiàn)在叫休假、放假,古時稱為“休沐”或“洗沐”。
古人為何把休假稱為休沐?一個“沐”字便透露出了端倪,是因定期讓現(xiàn)在叫公務員的公職人員回家洗頭洗澡、搞個人衛(wèi)生需要而產生的。最先享受休沐制度的人群,應該是給皇家當差的一批“公務員”,即所謂“中官”,也叫“內臣”。中官給皇家當差,宮內又沒有為他專設洗澡的地方,所以只能定期、輪流回家“洗沐”。
休沐制度推廣開后,便形成了一種國家休假制度。唐人張守節(jié)撰《史記正義》中所謂“漢官五日一假洗沐也”,說的就是這么回事情。除了“五天制”,漢代休沐還有“十天制”,即干10天休1天。
但在漢代,好多有想法的“公務員”會主動放棄休假。如與漢哀帝劉欣有“斷袖之好”的董賢,當年就是一位中官(太子舍人)。每到休沐日,董賢都不“回家洗澡”,一心陪侍皇帝,贏得了劉欣的歡心。因為董賢長期不休假回家,劉欣竟然下令讓董賢將老婆帶到宮內住,方便夫妻相聚。
在漢代的休假制度中,除了休沐這樣的輪休,還有例假。例假更接近現(xiàn)代的法定節(jié)假日概念,從《漢書·薛宣傳》中透露出的信息看,漢代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很少,起初只有兩個,一是夏至,再是冬至,各放假5天。到東漢時增設“伏日”。
此時的清明節(jié),并不是漢朝的國家法定節(jié)日。
(編輯: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