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延福
最近幾日,筆者有幸見識了上小學的外甥在“一起作業(yè)”軟件里答題。也了解到,由學校要求通過微信群、QQ群布置作業(yè),或者在客戶端布置作業(yè)的方式早已屢見不鮮。還有人稱學校這樣的方式意在“吐故納新”,電子化的家庭作業(yè)節(jié)約資源,也方便老師批改作業(yè)、統(tǒng)計錯題等。
也有許多家長對于電子家庭作業(yè)現(xiàn)狀的不滿,其實包括兩個層面:一是新型作業(yè)告別傳統(tǒng)的意識形態(tài)灌輸。這一點,增加了貧困家庭支撐設備的開支。那些不合乎現(xiàn)代智能化的“老年機”,顯然滯后不得已被淘汰。二是新鮮的文字和思想進入家庭,對此,文盲或半文盲的家長,卻很難達到無縫對接的教育初衷,比起紙質作業(yè)的布置更令人不可接受。
筆者認為,與時俱進的措施依據類似“揠苗助長”的手法,也是老師規(guī)避自身教育責任的表現(xiàn)。歸根到底,沒過多的可取性,必須明白,網絡只是一種輔助手段,可適度利用,卻不能過分依賴。電子作業(yè)紛呈趨勢的說法雖迎合了人們的一般印象與感覺,但卻與事實不大相符。
首先,家長要警惕孩子沉溺玩耍的隨意性。因為伴隨信息科技成長的中小學生,缺乏很好的自我監(jiān)督能力,自我控制水平較低,在家長無法全程監(jiān)督的前提下,拿著智能手機,會不會出現(xiàn)“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現(xiàn)象,很難說。從可感知的現(xiàn)象出發(fā),不知道什么是真,什么是美,什么行為應當摒棄,潛移默化出現(xiàn)價值迷茫。切入所關心的問題,如親情、友情等等,玩手機和看書,實有天壤之別,前者雖生機勃勃,卻不能開拓一片精神園地。
再者,該分清“學什么”和“什么該學”的區(qū)別。目前,包括很多老師在內的“贊同電子化趨勢”,因概念不清,實際上是錯誤的。教育從來不是單純的技術性課程,不從小掌握電子設備的使用技巧就落后于人的說法純粹是嚇唬人。電子化的海量信息多為碎片化資料,對獲取知識可以應付,但對學習修身養(yǎng)性而言毫無意義。油墨書香的靜讀可磨練一個人的定力和戒驕戒躁態(tài)度?,而電子化無法做到。成人都很難做到,何況是中小學生呢?過早接觸電子化趨勢并不同等于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看書本的臆想也遠大于電子產品的快捷。舉個例子,比如唐代詩人劉長卿寫過“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本褪呛芎瞄_發(fā)意境的列子。假如老師布置作業(yè)要學生根據詩人當時所見所感用紙畫出這幅場景,一筆一劃,切身體會,深刻理解句子含義,不比小小的手機屏幕注釋好嗎?這應該才是個人知識文化的熏陶和價值的建設。
電子化家庭作業(yè)看起來是有個性,說另辟蹊徑也不為過,進入操作層面未免過于樂觀,怕也是有“提筆忘字”的后遺癥吧!如是大勢所趨,老師也應該先摸底學生家庭情況,對文化不高或者困難戶給予紙質布置作業(yè)的選擇,根據具體情況認真教學,而不是拿著“大勢所趨”的令箭當令牌,籠統(tǒng)不分。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