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21歲的大學生李云龍(化名)在申請拉卡拉易分期貸款被拒后,找到一名自稱可以為他“包裝”資料“包下款”的借貸中介。同樣的信息,經過這位中介的操辦,半小時后便獲得了拉卡拉易分期5萬元的貸款額度。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fā)現,中介通過為學生偽造職業(yè)資料、尋找審核漏洞從互聯網金融平臺騙貸、甚至“引誘”學生借周息高達30%網絡小貸。
2016年校園貸迎來“監(jiān)管時代”;2017年6月底,銀監(jiān)會、教育部等部門聯合發(fā)文暫停網貸機構新開校園貸業(yè)務,校園貸走入“最嚴”監(jiān)管之下。
虛假信息能混過互金平臺的風控審核,一定程度上源于高利潤吸引下,其內部風控出現問題。一些平臺希望趕在政策落地之前,掙這最后一筆錢。在風險控制和市場之間傾向了后者。
在專業(yè)人士看來,這種借虛假信息獲得貸款的行為增加了互金平臺的壞賬風險,高息的校園貸則破壞校園金融秩序,且與政策相違背。在目前監(jiān)管趨緊的形勢下,這類現象必然不可持續(xù)。
在一個大學生網貸的QQ群里,多個中介稱可以辦理校園貸,涉及拉卡拉等多個平臺。
中介偽造資料放出貸款
“專業(yè)網貸服務,專治黑戶、爛戶以及大學生網貸服務,無視被拒次數” ;“全日制負債3萬下非專三本四,非偏遠地區(qū),還款大于負債,開始來領錢了”……
這是7月10日一個名為“全國大學生分期借貸”QQ群里的聊天記錄。像這樣的聊天信息,一天要發(fā)成百上千次。
這個接近450名成員的群里,所有的記錄均是放貸信息。群內成員大部分是網貸中介,發(fā)布這些信息是他們的工作,目的是尋找借貸大學生。
“穩(wěn)過”、“秒下”、“無視一切”、“黑戶爛戶都能擼出來”這種看似夸張、打雞血式的詞語已經成了群聊天的常態(tài)。
中介小趙說,這樣的詞就像興奮劑一樣,最能捕獲那些急需借錢的大學生,“欠著10多個平臺的錢還不上,著急了就想通過野路子貸款。尤其現在正常途徑更不好借了,他們只能靠中介。”
一個QQ名為“拉卡拉金融”的“中介”稱,自己不僅是中介,還是拉卡拉內部員工,可一手操作貸款。他表示可以幫助學生在拉卡拉易分期平臺貸款,并打包票稱“包下款”,即保證下款。
據了解,“拉卡拉易分期”是拉卡拉金融旗下信貸產品。主要針對拉卡拉金融旗下優(yōu)質用戶,除個人信息外,還會參考用戶的考拉信用分。
作為一名沒有接觸過拉卡拉金融產品、無考拉征信的在校大學生,能否申請到“易分期”的貸款?7月7日在校大學生李云龍在拉卡拉旗下“易分期”申請了一筆貸款。兩天后短信提示,因綜合評分不足審核未通過。
上述名為“拉卡拉金融”的中介為他支招,以學生身份申請,不能從“易分期”獲得貸款,需要“包裝”。
所謂包裝,就是偽造職業(yè)資料,包括就職單位、單位地址、單位電話等信息。不僅如此,他還可以干預借款人資料審核,使其不走系統(tǒng)審核而由人工審核,“這邊人工審核自己人做”。能夠如此做的原因是,他就是一名“審核員”。
真能如此嗎?該“拉卡拉金融員工”拿李云龍的個人資料進行演示。這些資料在數天前申請“易分期”未獲通過,而交到他手中不足半小時,李云龍被包裝成一名有穩(wěn)定工作的上班族,并在“易分期”批下5萬元的借款額度。
當然,他不會白做。他稱“易分期”借款的年化利息約為10%,具體因個人綜合評分而定。如果他幫助下款,要收取下款額的8%作為點位費,即提現1萬元要收取800元點位費。點位費通過轉賬方式直接交給這名“拉卡拉金融員工”,不走公司通道。
上述中介要求,借款人最少要提現1萬元,且由他后臺操作提現,而非用戶自己提現。原因不言而喻,他收取的點位費與提現額掛鉤,提現越多點位費才越高。
在一個大學生網貸的QQ群里,多個中介稱可以辦理校園貸,涉及拉卡拉等多個平臺。
平臺否認簽約貸款中介
在“大學生分期借貸”群里,數量最多的是中介。他們宣稱自己有眾多借貸渠道,包括馬上貸、安逸花、任我花、愛又米、貝才、貸貸紅、小二金融等等。
其中,除馬上貸、安逸花為銀監(jiān)會持牌機構馬上消費金融旗下產品外,其他產品所在公司均未在銀監(jiān)會查到持牌信息。
以馬上消費金融旗下“馬上貸”為例,其針對年滿18-60歲的人群提供貸款,月利息為1.45%。
7月初,新京報記者以學生身份聯系一名“馬上貸”平臺的中介。他稱自己是“專業(yè)網貸”,同時也是“馬上貸”的推廣人員。
他表示,可以給學生包裝職業(yè)資料,通過專有渠道申請,以“內部通道”等名義幫助學生下款,比申請者自行在App申請通過率高,但要收取15%-20%的點位費,即8000元貸款最少收取1200元點位費,該費用甚至遠超借款本身的利息。
在多部門叫停校園貸的背景下,上述多家網貸平臺中,對于貸款者申請條件的描述多為年滿18歲,也有平臺直接打出“未畢業(yè)人員申請通道”、“學子貸”等校園學生貸款入口。
這些中介都有過借貸經歷,而且很多還是在校大學生。從其QQ展示的年齡看,絕大多數為19-24歲之間。同樣印證了這一點。
另一名中介透露,絕大部分借貸中介其實是根據自己的網貸經驗來給學生借貸。他們熟知哪些平臺有什么樣的審核條件,如何填寫能提高通過率,哪些平臺適合學生借貸,已經成了看家技能。技能變現的方式,就是拉攏學生在各個網貸平臺借貸,賺取高額點位費。
這些自稱是平臺內部員工,可為學生“包裝”資料、走“內部渠道”放款的中介,是否與平臺存在聯系?
針對此情況,新京報記者聯系拉卡拉工作人員,對方稱“拉卡拉易分期”沒有借貸中介,其放貸是按照還款人信用、經濟條件等因素綜合評分審核。“易分期”放貸目前全部為系統(tǒng)審核,沒有純人工審核,自稱是公司員工的中介并非公司行為,是個別中介的違法行為。
李云龍自行填寫貸款信息,兩天后才得到被拒絕的審核結果,為何通過中介操作,半小時即通過了審核?上述工作人員解釋,這是同一時間申請的數量所致,平臺最快可10分鐘放貸。
馬上貸也否認了中介是內部員工的說法。馬上消費金融客服人員介紹,盡管旗下“馬上貸”及“安逸花”為年滿18-60歲的人群提供貸款,學生能否下款以系統(tǒng)審核為準,但馬上消費金融沒有簽約的地推或中介,“馬上貸”的貸款渠道只有一個App。
此外,愛又米、貸貸紅等互金平臺的工作人員也告訴新京報記者,公司并無任何簽約中介,所謂的中介是其個人欺騙行為,學生可自己在平臺填寫個人資料、學信網信息等進行貸款。
業(yè)內人士:信審員考核依賴“放款率”
大學生李云龍被中介包裝成白領后,半小時即通過平臺系統(tǒng)審核,顯然,放款平臺“拉卡拉易分期”的風控出現了漏洞。
該公司工作人員稱,平臺除了系統(tǒng)按照還款人信用、經濟條件等因素綜合審核外,沒有人工審核,雖然有審核員一職,但其職責是人工隨機抽取貸款人信息電話回訪核實真實性。對于隨機抽查的比例,對方并未透露。
上海冰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BI高級總監(jiān)謝旻旗稱,以目前互金平臺的風控水平,可以識別借款人的簡單虛假信息,“一般情況是,首先看借款人年齡,判斷是否可能為學生;然后查詢其學籍信息,就能確認其是否為學生了。”而互金平臺審核不出虛假資料,很可能是其內部風控的問題。
謝旻旗透露,一方面風控需要省成本,有些互金平臺放貸群體是年輕人,但是含有少部分學生群體。查詢一個人的學籍信息需到專門的網站調取,且要花錢,平臺可能為了省去這部分費用而忽略查詢學籍信息;另一方面,有些互金平臺對風控信審人員的考核依賴放款率,“正常情況的考核需要綜合考慮放款率和風險率,但是如果只考慮放款率,就會出現信審人員為提高業(yè)績而放松審批條件的情況?!?/p>
“信息審核和市場業(yè)務就像一個天平的兩端。信審嚴了,市場業(yè)務必然減少;而要擴大市場業(yè)務,信審就可能放松。所以互金平臺就是找到維護兩端平衡的點?!敝x旻旗表示,最壞的一種情況,也不排除有的互金平臺在校園貸信審環(huán)節(jié)故意放水的情況。
從行業(yè)看,校園貸市場的頭部企業(yè)已經在向白領市場轉型。華興資本早期FA團隊華興Alpha項目總監(jiān)張潤田稱,部分網貸平臺還在“留戀”校園市場,一是因為他們平臺自身還不具備轉型的能力,國內消費金融儼然已是巨頭的戰(zhàn)場,一旦進入這一領域就面臨著白熱化的競爭,小的網貸平臺從獲客、風控與資金端都不具備與大玩家同臺競技的能力;第二,政策落地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有些公司就趁著這個時間掙這最后一筆錢。
長遠看,這種違背監(jiān)管政策的行為,終將會被清理?!案呦⑿@貸會對校園金融環(huán)境造成一定的影響,但這種借貸模式不具備傳染性,目前看不會影響到整個行業(yè)。”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薛洪言表示。
一名中介自稱是拉卡拉的員工,可為申請者走內部渠道審核。
有小貸平臺利潤超100%
校園貸的產生,正是由于學生一直存在消費需求。艾瑞咨詢發(fā)布的《2016年中國大學生消費金融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我國大學生消費市場規(guī)模達到了4524億元,同比增長4.7%;2017年這一規(guī)模達到4743億元;到2019年,這一數字預計突破5000億元。
網貸平臺涉足校園消費一般分兩種方式:與電商服務平臺合作提供分期消費或直接提供現金貸款。
華興資本早期FA團隊華興Alpha項目總監(jiān)張潤田告訴新京報記者,校園貸平臺的盈利也主要來自電商平臺的銷售分成和借貸利差。“實際上從涉足校園消費的主流網貸平臺看,其盈利并不高,甚至有的前幾年還處在虧損狀態(tài)。畢竟普通學生正常的借款需求和償付能力是有上限的,但是有些小貸公司憑著高利息和少投入,可能短期實現了比較高的利潤?!?/p>
網貸平臺與網絡小貸平臺的區(qū)別是,網貸平臺屬中介性質,資金來源靠募集;而網絡小貸平臺則屬借貸公司,靠自有資金放貸。
一位曾從事校園市場的網絡小貸平臺工作人員稱,2015年有些做校園市場的網絡小貸平臺利潤甚至超過100%,這也引來更多的參與者。
一時間,高利貸、裸條借貸、暴力催收、個人信息被盜用等問題頻頻出現。彼時,年化利息50%以上的借貸也隨處可見,而到期不能償還的滯納金更是嚇人,日息甚至超過1%。這種現象使得后來許多企業(yè)也成立網絡小貸平臺,意欲從中分一杯羹。
校園貸進入“最嚴監(jiān)管”
2016年,校園貸走入“監(jiān)管時代”,形成對校園貸的整治之風。今年6月28日,銀監(jiān)會、教育部等部門聯合印發(fā)《關于進一步加強校園貸規(guī)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未經銀行業(yè)監(jiān)督管理部門批準設立的機構不得進入校園為大學生提供信貸服務,扎住了網貸的校園貸業(yè)務口子;“堵偏門”的同時“開正門”,引導銀行進入校園金融市場。這幾乎是自校園貸出現以來最嚴的監(jiān)管了。
一紙禁令效果如何?按照網貸之家的數據,除停業(yè)和問題平臺,尚有1800多家網貸平臺。而根據盈燦咨詢不完全統(tǒng)計,截至2017年6月23日,全國共有62家互聯網金融平臺開展校園貸業(yè)務,已有59家校園貸平臺選擇退出校園貸市場。其中37家平臺選擇關閉業(yè)務,占總數的63%;有22家平臺選擇放棄校園貸業(yè)務轉戰(zhàn)其他業(yè)務,占比為37%。
表面上看這一數字是令人興奮的,實際上直至今日,還有為數眾多的借貸平臺仍暗渡陳倉,盤踞在校園貸市場。
其實在監(jiān)管層發(fā)出禁令后還向學生放貸的平臺,遠不止這些。冰山之下,猶有暗流。
新京報記者發(fā)現,相比這些從網站搜索便可以查到的網貸平臺,另外一些借貸平臺只是一個微信公眾平臺,沒有App,有的甚至連公司網站也沒有,便堂而皇之地出現在學生借貸市場。這些微信公眾平臺包括優(yōu)優(yōu)仟袋、生生米、今速花等,僅記者所見便超過30個。
這種借貸平臺多數是一些從小貸公司演變而成的網絡小貸平臺,其特點是:以自有資金放貸,貸款審核條件寬松,有些甚至宣稱“無視黑白、不查征信,是個人就能通過”。貸款利率極高。
新京報記者發(fā)現,這些借助微信平臺進行借貸的校園貸,并不像正規(guī)注冊的網貸公司,如果不是通過精準搜索很難注意到他們的存在,因而他們也難以受到相關部門的監(jiān)管,在暗涌里繼續(xù)生存。
?
?
?
?
相關鏈接:
“徐玉玉被電信詐騙案”今宣判 7名被告人一審均認罪?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