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天,青島工學院的部分學生通過微博和微信,給媒體留言說,現(xiàn)在學校把宿舍的保潔人員、宿管都辭退了,學生們不光被安排打掃校園內的道路衛(wèi)生,而且還要輪流打掃宿舍樓內的公共廁所,而且現(xiàn)在離期末考試越來越近了,學校的這種做法讓他們覺得有點接受不了。(12月18日青島新聞網)
學生質疑學校安排自己打掃廁所是為了省錢,理由是宿舍的保潔人員、宿管都被辭退了;學校回應說,這個安排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意識,不僅沒有省錢,還加大了投入,額外拿出一筆錢給學生發(fā)獎金,來鼓勵學生打掃廁所的積極性。站在學校的角度,也許委屈得不行——這幫學生怎不懂我們的良苦用心呢?
但是,校方的這番政策善意,目前仍然停留在自說自話的層面,雖然言之鑿鑿,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都是“為了學生”,卻仍是一副“一切解釋權歸我”的姿態(tài)。試問,校方在政策出臺前,充分征求民意、取得學生的充分理解了嗎?政策出臺后,給了學生反饋意見的機會和渠道嗎?如果校方與學生真的對話順暢、溝通良好,想必學生也不會去尋找媒體傾訴、試圖引入第三方力量介入吧?
眾所周知,學生既是校方管理的對象,也是校方服務的對象,他們是學校事務重要的參與主體之一。安排學生打掃廁所,關系到學生的切身利益,不能只是校方自說自話、由少數(shù)管理者拍腦袋決定了事。如果學生從始至終沒有獲得表達意見的權利,沒有獲得參與決策的機會,只是在事后被通知一聲,校方就算推出看上去再好的政策,也很難獲得最廣大學生的擁護支持,取得預想中的政策效果。
當前,高校改革提得最多的就是“去行政化”,而這起事件爭議的本質就在于“太行政化”:只是由少數(shù)管理者閉門造車、由行政力量強力推動,沒有真正把民主管理與學生自治結合起來;在此情況下,再好的制度關懷也只是單向度的。
由此可見,“行政化”思維在某些高校中依然存在,要真正推動高校轉型升級,“去行政化”勢在必行,但也必然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