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案可能會讓美國民眾的道德天平,向控槍派方向再傾斜那么一點點,但有關控槍派、持槍派孰是孰非的爭論,短期內(nèi)恐仍難見盡頭。
當?shù)貢r間9月16日晨,美國華盛頓海軍海洋系統(tǒng)大樓發(fā)生槍擊案。槍擊案造成包括兇手在內(nèi)的13人死亡,另有多人受傷。此次槍擊案由于死亡人數(shù)多、發(fā)生地點敏感而又一次震驚美國社會。奧巴馬將之斥為“懦夫行為”,誓言將犯罪分子捉拿歸案,決不讓他們“漏網(wǎng)”。
因為槍擊案發(fā)生于華盛頓,離白宮距離不遠,且事發(fā)地點是海軍基地大樓,所以給人造成的心理沖擊很大。再加上兇手是獲過勛章的退役軍人,一度讓人對慘案的背景,有過各種猜測。不過,隨著華盛頓警方更多信息的披露,這起案件的神秘色彩也在消退,還原成又一起惡性的“普通”槍擊案件。
這棟隸屬海軍的系統(tǒng)大樓,雖然安保非常嚴密,但大樓所在基地服役的軍人、工作的平民和符合條件的供應商,都有可出入的證件。惠普公司是海軍基地的承包商之一,而槍手亞力克西斯是其臨時雇員,如果他有雇員準入證的話,那再嚴密的安保,自然也防不住他。
華盛頓警方也已確認,這起槍擊案只是個人行為,并非組織性襲擊。除了給受害者家屬和社會留下巨大傷痛之外,槍擊案影響最大的,還是美國的控槍議題。美國民眾的持槍比例接近9成,槍支泛濫一直是美國社會之疾,接二連三發(fā)生的惡性槍擊案件,讓內(nèi)外交困的總統(tǒng)奧巴馬也頭痛不已。
2012年大選期間,為了爭取控槍派,兩黨總統(tǒng)候選人都曾旗幟鮮明地表示支持槍支管制。奧巴馬贏得了更多信任。去年12月康涅狄格州紐敦校園槍擊案發(fā)生后,新連任的奧巴馬更是“以行動代替同情”,發(fā)布了遏制槍支暴力的23項行政命令,并向國會提交了包含禁售攻擊性武器、加大力度懲罰私賣槍支行為等內(nèi)容的控槍法案。
這種“動用所有總統(tǒng)權力”推動控槍的舉動,一度讓控槍派看到希望。然而,想一勞永逸地解決槍支泛濫問題,唯有以國會兩院三分之二的多數(shù)支持及四分之三州議會的批準,以新的憲法修正案廢止原有第二修正案(人民持有和攜帶武器的權利不得侵犯)。這,又何其之難?
奧巴馬的控槍法案甚至在參議院只獲得了40%的支持。反對者的理由是,美國人持槍的歷史由來已久,是為國人所珍視的自由權利之一,不能因為犯罪者使用槍支就把責任歸咎到槍支身上。罪惡的真正根源可能是價值觀的扭曲,可能是社會對精神疾患的忽略,也可能是暴力文化在年輕人中的蔓延。此次槍擊案中的兇手亞歷克西斯,據(jù)調(diào)查人員稱,其就患有嚴重心理疾病。
因而,慘案可能會讓美國民眾的道德天平,向控槍派方向再傾斜那么一點點,但有關控槍派、持槍派孰是孰非的爭論,短期內(nèi)恐仍難見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