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以來猛漲不休的股市終于有了一次像樣的回調,讓眾多股民甚至回憶起 “5·30”。而在這次恐慌性大撤退背后,正是投資者對于流動性過甚引發(fā)政策轉向的憂慮——對于亞洲新興市場而言,投資者近期談得最多的話題無疑是 “通脹來了”。CPI數據創(chuàng)下25個月以來新高更是讓投資者繃緊了弦。而上周五的股市暴跌也讓中國風險投資者面臨兩難:面對大跌——究竟是機會還是陷阱?
原本市場充裕的流動性優(yōu)勢被投資者對于 “政策轉向”的擔憂取代。但是,投資市場會不會就此轉向?各種統(tǒng)計數據及機構報告認為“不會”。
與今年小牛行情如影隨形而來的是私募擴容——朝陽永續(xù)的統(tǒng)計顯示,今年以來陽光私募基金迎來前所未有的大擴容。 6月份至10月份私募基金月發(fā)行數量均超過100款。截至11月10日,陽光私募基金在11月份的8個交易日里又有28款新產品募集發(fā)行。從募集資金規(guī)模上看,自2009年11月份以來的12個月中,私募基金平均發(fā)行規(guī)模均在億元以上,這也創(chuàng)造了私募基金平均發(fā)行規(guī)模逾億元的最長時間記錄。
而本周末又將拉開帷幕的第八屆上海理財博覽會也顯示了投資市場正在不斷從深度、廣度上擴展:本屆的特色被主辦方歸納為“一”部手機代替銀行、“兩”岸專家樓市論劍、長“三”角理財直通車、“六”大名家指點錢途……等諸多特色。
對于新興市場普遍出現的通脹壓力,很多外資金融機構的研究部門也有話要說。東亞銀行在其最新一期的財富管理報告中指出。相比歐美國家不是為債務所困,就是為失業(yè)率低迷所擾,亞洲新興市場國家在經濟復蘇中處于領先位置,其穩(wěn)固的經濟基本面,雄厚的財政實力給全球投資者提供了一份必要的安全感,因而成為資金追捧的對象。中國10月份PMI指數達到54.7,其超預期表現證明經濟增勢依然迅猛。為防止經濟過熱,亞洲新興市場國家早就開始醞釀收緊貨幣政策,除中國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外,澳大利亞央行此前出乎市場意料宣布加息,顯示了其抵抗通脹的決心;而印度、越南央行也紛紛跟進加息步伐,韓國10月份出口增長和通脹水平均高于預期加大了未來加息的機率。
然而,在部分研究者看來,即使是采取加息或者資本管制,對于緩解流動性大潮還是有點杯水車薪。一個例證就是印度,雖然印度已不斷加息,但印度國內的M1增速依然維持在高位。因此一段時間內,亞洲新興市場的貨幣增速仍將維持高位,在目前股市估值相對合理的情況下,國外投資者對于亞洲新興市場的熱情也很難一夜褪去。(崔燁)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